雷军说:“做事不如做势”。
祖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改革开放三十年,铸就一部轰轰烈烈的中国营销史。
下面笔者将以一个草根的视角,试着“闲话”这部厚重的历史大书。
三十年中国营销史,跌宕起伏。如非要用用四个字来概括,应是“一言难尽”!
不信?你看光理论都换了好几拨了。
从一开始的足不出户(产品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到后来的大营销到后来的渠道为王再到后来的决胜终端再到今天的屌丝时代/产品为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间和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试金石。
以上理论,究竟哪个对呢?哪个都对,但又不是绝对的对。听起来像废话。这需要有老祖宗的儒家中庸之道来理解。
一言以蔽之,分段治世!毛主席讲:“实践出真知”。真知(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提炼、抽象和升华。自然地,理论要受到该实践活动展开时相应的大环境、大背景的制约。
足不出户时代。
3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各种物资严重匮乏,供不应求。不仅不需要广告,客户还要千方百计、托关系、找门路才能买到。那是一个就算酒不香也不怕巷子深的年代。
大营销时代。
80年代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营销史的大门。一批批一腔热血的有志、有胆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大干快上创伟业。顿时,供求关系开始变化。商家走到了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于是大营销理论应运而生。只要你敢砸钱,不怕全国人民不知道你。在经历了漫长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不应求后,人们对各种物质的渴望犹如干柴遇烈火,一触即发。什么品牌、品质、售后、服务,统统不管。于是乎,一批80年代的万元户、富豪应运而生。
渠道为王时代。
再后来,随着供求天平的进一步向供方倾斜,广大人民群众被撬的越来越高,姿态也越来越高。于是对各种商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咦,怎么这么多牌子的方便面?选哪一个呢?咦,前两天广告的那个牌子的方便面,怎么我们这里买不到呢?
于是乎,广大商家认识到,广而告之还不够,还得比谁能更快的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谁能在更短时间内把商品卖给更多的人。谁能团结更多的人帮自己卖。毕竟中国地大物博,一个人面对全国人民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只能团结尽可能多的各省市地有志青年(代理)帮自己卖。于是乎声势浩大的招商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渠道为王的真理横空出世。
决胜终端时代。
风水轮流转。在尝过渠道搭建的红利后不久,慢慢地各商家发现,咦,货铺下去了,怎么卖不动呢?
于是老板、高管各路人马满怀疑惑走基层。到基层便利店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小一个便利店,各色货品堆积如山,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消费者一进店晕了,不知道买哪一个。
于是大家一致认为,消费者需要被勾引。如何让消费者进店后首先看到自己的商品、想到自己的商品、最后买自己的商品呢?如何勾引消费者呢?经过各路精英的一番番头脑风暴后,决胜终端的战役打响了。
海报、门头、店招、吊旗、堆头、陈列、促销、导购、买赠等各式武器一波接一波,把个终端炸的硝烟弥漫。
营销大战到这里是否应告一段落呢?
不,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一刻也不停息。
屌丝时代。
曾几何时,科技联通世界,网商如雨后春笋,屌丝应运而生。轰动全国的“米粉效应”让深圳华强北多少老板恨得牙痒痒。自己干了十多年没干好的事情,人家雷布斯三年时间干好了,而且远远比自己干得好。
于是有人惊呼,啊,我们进入了一个屌丝时代。得屌丝者得天下!
历史的大戏将在这里拉上帷幕吗?OF COURSE NOT.
老子讲:“大道至简”。当喧嚣过后,当人们洗尽铅华,最终将返璞归真,回归本源。历史是一个轮回。从哪里来,最终将要到哪里去。那将是一个产品为王的时代!
当然,屌丝的重要性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未来的中国营销舞台上,将是屌丝和产品共舞的时代。
文章出处:http://www.cmmo.cn/uid/565182 作者:毛鹏瑞。